栏目分类
63岁的汤和交出兵权,厚着脸皮提出一个要求,朱元璋听后很无语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5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02

【前言】

朱元璋的人生转折真是个奇事。一个掏粪的小和尚,怎么就能一步步翻身,最后成了建立明朝的大英雄呢?可能是运气、环境、人心都站在了他那边,但最重要的是有人帮他。像林教头、汤和这些老战友,陪着当初那个不起眼的朱重八,一起成长、壮大,最后称王。

可惜啊,好时光没持续多久,这位明太祖在功成名就之后,就对老朋友翻脸了,一点情面都不留。他发动了胡蓝之狱,大开杀戒,连汤老将军这样的开国功臣都没能幸免。

汤和这辈子最遗憾的,可能就是生在了这么个年代。要是早生几年,就能投靠个好君王效力;或者晚生几年,也就不会碰上这个暴君了。他拼了一辈子,结果还得因此送命。人生就像演戏,到了快不行的时候,还被逼着演了一出“美人计”,就为了换得清静日子。事情成不成不一定非得靠我,能保住性命就是福气。没办法,生得不是时候,只能当个普通人过日子了。

世间的纷扰变迁,朝廷里的权力斗争,他都亲身经历并看透了。

【少不知愁滋味的朱元璋】

当朱元璋还叫朱重八那会儿,汤和就已经和他认识了。

他们都住在一个村子里。朱家就在村子的大门口,住的是一间土坯房。朱重八的爸爸朱世珍是个没钱的读书人,妈妈马氏家里也很穷。朱重八在家里排行老三,上面有两个哥哥,下面还有一个弟弟。

朱重八家里穷得叮当响,他从小就过够了苦日子。他虽然长得高高大大的,但穿的都是些破衣烂衫。村里的孩子们总爱拿他开玩笑,叫他“竹竿子”。朱重八性格还挺火爆,每次都想动手打人解气,可惜总是打不过人家。

汤和家里条件挺不错的,他爹是村里的有钱人。虽说不是啥大户人家,但在穷乡僻壤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了。汤和打小就显露出带头的本事,总领着村里的小孩一块儿玩。他瞅见朱重八长得高又瘦,就主动跟他套近乎,一来二去,两人就成了铁哥们儿。

朱重八性格急躁,但对汤和特别亲。汤和老爱拉着他一起玩耍,时不时还分点好吃的给他。汤和不在乎朱重八家里的情况,待他跟待其他小伙伴一样好。

朱重八心里特别感激汤和。虽说自己穷得啥也没有,但好歹有个能掏心掏肺聊天的朋友。他打定主意要好好回报汤和,心里也悄悄地对他生出了忠心。

两个小伙子从小一块长大,感情越来越好。汤特别爱聊武艺,老跟朱重八炫耀自己射箭有多厉害。朱重八虽然不太在行这些,但每次都听得特别带劲。

年轻人心里总是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。汤梦想着自己哪天能当上威风凛凛的大将军,带领军队冲锋陷阵。朱重八则希望能摆脱贫穷,过上富足生活,不再被人瞧不起。

可事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如意。16岁那年,朱重八的父亲离世了,家里变得更加拮据。为了能帮母亲分担一些,他只能离开老家,去寺庙里做了和尚。

汤和听到后心里很难过,朱重八就这么急急忙忙地走了。但他心里也明白,朱重八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。

【投军立功的朱重八】

五年时光匆匆过去,汤和的转机终于来了。这一年,附近的郭子兴拉起了一支起义队伍,汤和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进去。他打仗勇猛,很快就被提拔成了千户军官。

朱重八仍在寺庙里过着贫苦的生活。他好不容易熬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,不得已得去粪坑掏粪来糊口。这让他觉得非常羞耻,对和尚的日子更加反感了。

汤和心里惦记起了朱重八。自己都已经走到人生的最顶端了,可老朋友却还在过着隐居的日子。作为一个军人,他觉得身边得有想法一样的战友,于是打算写封信,劝朱重八也来当兵,一起为国家出份力。

信很快就送到了寺庙,朱重八看完后激动不已,他盼这天已经盼了好久。所以第二天一早,他就从寺庙出发,赶到了汤和的营地。

再次见面的两个人拍手大笑,好像重新活了一回。汤立刻就跟郭子兴提起朱重八,没多久,朱重八就踏上了当兵的路。

郭子兴瞧朱重八个子高力气大,便让他去部队里当烧火做饭的。虽然这活儿不起眼,但朱重八一点也不在乎。他干活勤快,啥任务都完成得飞快,很受部队的人喜欢。

之后,朱重八在野外行军路上,察觉到了敌人的埋伏,他赶紧告诉郭子兴,让队伍躲过了一劫。郭子兴非常高兴,马上就让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士兵。

从那以后,每次打仗,朱重八都冲在最前面,自己带头往前冲。他那种不要命的勇猛劲头,很快就让他有了个“朱老虎”的外号。

汤和觉得他的老朋友特别棒。他们一起打仗,齐心协力,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仗。

没过多久,朱重八就成了郭子兴手下的好帮手。他武艺出众,脑子也灵光,每次打仗前都能料到敌人的动向,想出有用的打法。

朱重八表现出色,深得郭子兴的器重。他先是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,后来又做了副千户,和汤和一起上战场打仗。他们俩都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
哎,汤和跟朱重八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结束了,真是可惜。

【权倾朝野的朱元璋】

1368年,朱元璋打败了元朝,在应天府当上皇帝,建立新朝代叫“明”,还换了新年号叫“洪武”。就这样,明朝开始了。

朱重八也感到十分自豪。他凭借杰出的军事本领,助朱元璋完成了统一大业,被封为“翊圣顺运开府仪同三司的晋府尹”。

汤和是开国的大功臣之一,深得朱元璋的信任,被任命为左副将军。那时候,汤和声名大噪,是全国都知晓的著名将领。村里的乡亲们都以他为骄傲,一个个都赶来祝贺他。

汤和正沉浸在取得成功的快乐里,还没好好享受这份喜悦,就碰到了人生的第一个难关。

那年他40岁,正是精神抖擞的年纪。在一次宴席上,汤和喝得烂醉如泥,满嘴胡言乱语地夸耀自己的战绩:“我守着这城,就像坐在房顶上,往左看可以控制左边,往右看可以控制右边!”

这些话没多久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,惹得他火冒三丈。一个新皇帝好不容易坐稳了江山,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手下的不忠。朱元璋觉得汤和太嚣张了,开始对他有了防备之心。

从那以后,朱元璋就偷偷注意着汤和的一举一动。就算汤和又立了功,朱元璋也会挑他的刺儿。汤和也感觉到了皇帝的态度变了,于是变得特别小心,再也不敢做出格的事儿了。

之后,朱元璋用了更严厉的办法,开始清除那些一起打天下的老臣。汤和身为大功臣之一,当然最先被当作主要批评和斗争的对象。

“胡蓝案”发生后,朝廷里不少大臣都被冤枉关进了牢里。汤和看着自己以前的战友一个个被杀,心里害怕极了。他感觉到朱元璋对他的怀疑越来越重,自己快要陷入危险之中了。

【争取退休的汤和】

1382年的时候,汤和已经63岁高龄了。他头发已经斑白,走路也颤颤巍巍的,可在朱元璋眼里,他依旧是个不容小觑的大患。

汤和心想,自己得赶紧行动起来了,不然哪天,同事的倒霉事儿说不定就会轮到自己。

为了保住自己的命,他打算自己向朝廷提出辞职,回家养老,不再参与那些权力的争斗。他觉得,凭着自己的功劳和忠心,朱元璋应该不会对一个老臣下手。

接着,他给朱元璋呈上了一份想要告老还乡的奏折。朱元璋接过看了好一会儿,最终还是摇头没答应。他深知汤和的本事,要是离开了朝廷,对自己的统治来说可是个不小的麻烦。

汤和垂头丧气地走了,但没多久又打起了精神。毕竟,保住自己的命,也关乎家人的安危,他得找个十分稳妥的法子才行。

那天晚上,汤和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人物,就是唐朝那位大名鼎鼎的郭子仪将军,他也曾用“美人计”让自己化险为夷。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,按理说可以安心享受生活了。但他怕唐玄宗猜忌自己,就故意装出一副年老体弱、不问政事的样子,还说要退休去享受生活,这才躲过了皇上的猜疑。

汤和突然有了个主意,打算学着郭子仪那一招“用美人来想办法”,好让朱元璋对自己另眼相看。

第二天,他再次去找朱元璋,这回他提了个让人吃惊的请求:希望朱元璋能赐给他100位美女。

我已经上了年纪,没心思再争权夺利了。请陛下开恩,让我晚年能够享享福,过个安稳日子。”他恳求着。

朱元璋眼睛瞪得圆圆的,一脸惊讶,他压根儿没想到汤和会提出这样的请求。瞧这老爷子,真是累出毛病来了,居然会有这么离奇的想法!

接着,他笑着点了点头,眼里满是笑意地说:“行!既然汤将军有这个愿望,那我就满足你!去吧,好好乐呵乐呵!”

【计谋得逞的汤和】

朱元璋很快就答应了汤和的请求,准许他带上100名漂亮的宫女,告老还乡。

这下朱元璋总算是安心了。汤和看上去已经老迈糊涂,满脑子只剩贪恋女色的念头。一个痴情的女人,对他的皇位根本造不成啥威胁。

汤和也安心了不少,他总算是躲过了这场政治大麻烦,保住了自己的性命。虽然为此不得不低头示弱,但对他来说,能捡回一条命才是最关键的。

汤和开心地回到了老家,过起了自由自在的日子。村民们看到久违又不太熟的汤将军,既惊讶又高兴。汤和也找回了年轻时的兴趣,天天射箭打猎,还教小辈们读书练功夫,过得十分惬意。

过了十年,汤和在自己71岁那年寿终正寝。朱元璋知道后,为了肯定他的功劳,追赐他东瓯王的封号,还给了他襄武的谥号。并且,让汤和的牌位进了太庙,跟其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放在一起。

汤和的事迹传为了奇闻。这位老臣怎样在权势的压迫下保住性命,被传颂为流传久远的美谈。后人赞扬汤和聪明有计谋,能超脱世俗纷扰,这让朱元璋也不得不重新看待他。

【结语】

朱元璋和汤和就像是一起经历过风浪、共过患难的老朋友。一个的成功离不开另一个的帮忙。但权力变大后,往往就会有猜疑和狠毒的事发生。曾经的好兄弟也变成了要提防的人。

在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中,汤和靠着聪明和决断保住了自己的命。但很多其他功臣可就没他这么好的运气了。权力的残酷无情让人心惊。

#图文创作激励计划#



Powered by 腾讯分分彩下载官方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